21、我國書法成為一門藝術開始于( )
  A、三國時期
  B、東漢末年
  C、南北朝
  D、西漢末年
  22、下列各項中,哪項不屬于北魏統一黃河流域后的社會狀況?( )
  A、內遷各族逐漸同漢族一樣從事農業生產、成為農業居民
  B、漢族人民也學到各兄弟民族的畜牧業經驗
  C、實行行省制度
  D、黃河流域出現了民族大融合的趨勢
  23、下列關于《神滅論》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
  A、是東晉唯物論思想家范縝所著
  B、系統地闡述了范縝的無神論思想
  C、揭穿了統治階級利用佛教進行的欺騙
  D、是我國思想史上的寶貴遺產
  24、隋唐時期是我國封建社會的( )
  A、確立時期
  B、分裂時期
  C、繁榮和發展時期
  D、逐漸衰落時期
  25、我國封建社會三省六部制始于( )
  A、東漢
  B、北魏
  C、隋朝
  D、唐朝
  26、從京口到余杭的一段運河稱( )
  A、永濟渠
  B、通濟渠
  C、邗溝
  D、江南河
  27、唐朝實行租庸調制中的“庸”是指( )
  A、納絹代役
  B、納銀代役
  C、納絹或布
  D、服兵役或勞役
  28、我國用科舉制度選拔官員開始于( )
  A、秦朝
  B、漢朝
  C、隋朝
  D、唐朝
  29、人們評論武則天有褒有貶,我們基本肯定她的主要原因是( )
  A、她是我國歷史上惟一的女皇帝
  B、她替多病的唐高宗處理政務
  C、她能重用一些有才能的人當官
  D、她統治期間,使社會經濟繼續發展
  30、五代、遼、宋、夏、金、元時期的政治形勢和民族關系的特點,與下面哪個歷史時期最接近?( )
  A、春秋
  B、戰國
  C、唐朝
  D、三國兩晉南北朝
  31、元朝實行民族分化政策,把全國各族分成四等,指出元朝封建社會的主要矛盾是( )
  A、蒙古族同各民族的民族矛盾
  B、蒙古貴族同各族的民族矛盾
  C、蒙古貴族同漢族的民族矛盾
  D、地主階級與農民階級之間的矛盾
  32、下列對澎湖巡檢司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元世祖首次設置
  B、負責管轄澎湖和臺灣
  C、元政府每年對澎湖和臺灣征收鹽稅
  D、專門管理全國佛教事務和吐蕃地區的行政事務
  33、在王安石變法推行過程中,最大阻力來自( )
  A、大地主
  B、中小地主
  C、農民
  D、皇室
  34、在我國封建社會中,一改過去以人丁為主的收稅標準,使我國古代的賦稅制度有了重大變化的是( )
  A、編戶制度
  B、兩稅法
  C、一條鞭法
  D、地丁銀
  35、西藏正式成為我國古代中央政府的一個行政區域是在( )
  A、隋朝
  B、唐朝
  C、元朝
  D、清朝
  36、下列哪項史實發生在元朝?( )
  A、推行郡縣制度,加強對地方行政領導
  B、各省設立三司,分別掌管行政、司法和軍政
  C、在中央設中書省,作為全國最高行政機構
  D、設置臺灣府,隸屬山東省
  37、下列哪項不是和北宋并存的少數民族政權?( )
  A、遼
  B、西夏
  C、金
  D、蒙古
  38、下列哪項表述是正確的?( )
  A、北宋時,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術的發明在我國產生
  B、北宋的海船上安裝了指南針,當時叫做“司南”
  C、郭守敬著《夢溪筆談》
  D、火藥最早用于軍事是唐朝末年
  39、下列各項中,哪項不屬于郭守敬的貢獻?( )
  A、編成《授時歷》
  B、創制“十二氣歷”
  C、通過精密推算,得出一年天數為365.2425天
  D、主持了空前規模的天文測量工作
  40、明太祖設置承宣布政司,其主要職能是( )
  A、負責文件的草擬審批
  B、掌握全國行政
  C、管理軍事
  D、掌握地方行政
  41、明朝封建專制主義統治加強的一個重要表現是( )
  A、廢丞相設六部
  B、各省設三司
  C、實行“八股”取士
  D、設置廠衛特務機構
  42、明朝鄭和下西洋的西洋是指( )
  A、印度以西海洋
  B、今天的大西洋
  C、太平洋以西的大洋
  D、今文萊以西南洋各地及印度洋沿岸一帶
  43、明末農民戰爭標志著中國農民戰爭已進入新的歷史階段是( )
  A、建立了大順政權
  B、腐朽的明朝統治被推翻
  C、時間延續了近二十年的斗爭
  D、提出了“均田免糧”的口號
  44、中俄《尼布楚條約》解決的主要問題是( )
  A、解決了中俄兩國東段邊界問題
  B、解決了中俄兩國北部邊界問題
  C、解決了中俄兩國所有邊界問題
  D、中俄雙方同意停戰
  45、清初平定三藩叛亂,維護祖國統一的皇帝是( )
  A、順治帝
  B、康熙帝
  C、雍正帝
  D、乾隆帝
  參考答案:
  1、B 2、B 3、C 4、C 5、D 6、D 7、A 8、D 9、D 10、B 11、C 12、B 13、D 14、A 15、C 16、C
  17、D 18、D 19、A 20、C 21、B 22、C 23、A 24、C 25、C 26、D 27、A 28、C 29、D 30、D
  31、D 32、D 33、A 34、B 35、C 36、C 37、D 38、D 39、B 40、D 41、D 42、D 43、D 44、A 45、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