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掃一掃加入微信交流群
與考生自由互動、并且能直接與專業老師進行交流、解答。
(濟南日報記者 朱士娟 史春勇)9月17日上午,山東師大附小舉行“緬懷革命先烈 繼承革命遺志”濟南戰役70周年紀念活動。圖為濟南戰役“八縱立功第1人”袁永福與學生一起敬禮。
追尋紅色校史,傳承紅色基因;打造紅色景觀,營造紅色氛圍;開發紅色課程,弘揚紅色傳統;創新紅色活動,激活紅色血脈;續寫紅色夢想,塑造紅色傳人……今年是濟南解放70周年,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為讓“紅色基因”融入學生血脈,我市有學校根植本土,開設紅色鄉土課程;有學校以革命烈士名字命名,講述英雄故事,延展紅色教育;有學校讓學生走出校園,沿著紅色足跡,追尋紅色記憶……在傳承“紅色基因”中,培育了一代代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而奮斗的“紅色傳人”。
◆根植本土◆ 開設紅色鄉土課程
1994年,革命前輩景曉村在去世前留下了一個遺愿,用個人財產在自己的家鄉小學——歷城區彩石街道宅科小學設立景曉村獎學金,用于獎勵優秀師生。這筆獎學金設立至今24年,累計獎勵了2200余人。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二十多年間,這所在解放戰爭號角聲中成立的鄉村小學不斷創新育人載體,讓紅色基因在學生間代代相傳。
走進宅科小學,紅色文化氣息撲面而來,學校綜合樓一樓張貼著8位革命英雄的事跡。校園西側有一面紅色文化墻,上面書寫著景曉村、李玉泉等從彩石街道走出去的革命英雄的事跡,以及瓦屋脊戰役等發生在彩石街道周邊的重大戰役的介紹。“這些英雄事跡及戰爭史料都是我們老師搜集并整理的,前后歷時一年多。”宅科小學校長賈庭綱介紹,除了在校園文化建設上凸顯紅色文化,學校還開設了紅色文化校本課程,“傳承紅色基因,對學校來說既是責任,也是使命,尤其是對家鄉紅色記憶的挖掘,讓學生更加了解革命先輩的付出,更加懂得感恩,真正發自內心地熱愛祖國、家鄉、學校。”
在歷城區這片有著紅色記憶的土地上,紅色基因已經流淌進每一位中小學生的血脈中。自2015年起,由歷城區政協副主席、歷城區教育局副局長王鋼城編著的全國首部縣域抗戰史著作——《歷城抗戰史》,作為地方課程教材就進入了全區初中學校的自選校本課程體系,全區初中學校依托《歷城抗戰史》,開發出紅色鄉土課程,受到學生、教師、家長的歡迎。據統計,2015年8月—2018年8月,該區有近4萬名初中生接受過該課程的系統教育。就在前不久,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長期珍藏了《歷城抗戰史》。
◆走出校園◆ “紅領巾”尋訪紅色記憶
9月3日上午,解放路第1小學舉行了新學期開學典禮,主題是“傳承紅色基因 聚焦時代發展 筑夢啟航新征程”。該校近3年的秋季開學典禮上,“紅色”兩度成為主色調。除了解放路第1小學,“紅色”也成為很多歷下區中小學校的教育底色,少先隊員們自覺成為“紅色基因”的傳承者。
2015年7月,歷下區少工委號召全區少先隊員走出家庭、走向社會、走進自然,以少先隊組織最微小、最活躍的假日小隊為參與主體,以大、中隊輔導員和校外輔導員為指導,以參觀、訪談、查閱歷史資料、開展小課題研究等為主要形式,開啟了“紅領巾尋訪”系列主題活動,引導少年兒童在活動中培養對黨和社會主義祖國的樸素感情,鍛煉多種能力。歷下區少先隊總輔導員耿博介紹,“紅領巾尋訪”的第1個主題就是尋訪紅色記憶,歷下少先隊員們尋訪抗戰主題紀念館、紀念地、紀念設施和部隊軍史館等,在相關的抗戰紀念館、紀念廣場等場所舉行祭掃烈士墓、向烈士敬獻花籃、紅領巾少年先鋒崗站崗儀式等活動,與此同時,歷下區還組織少先隊員尋訪抗戰校友、老兵、老黨員、老干部,親歷戰爭的幸存者以及抗戰烈士的親屬,追尋戰爭回憶等。除了濟南,沂蒙山區、臺兒莊、劉公島等都留下了歷下區少先隊員的足跡。經過幾年探索,“紅領巾尋訪”已成為歷下區叫得響的德育品牌。
今年4月18日,濟南市十畝園小學在解放閣舉行了莊嚴的入隊儀式,168名一年級新生戴上了鮮艷的紅領巾,在大隊輔導員的帶領下莊嚴宣誓,他們成為新一代“紅色基因”的傳承者。該儀式成為全市新生入隊儀式的新樣板,在全市獲得推廣。
◆扎根教育◆ 培育新時代“紅色傳人”
9月10日至11日,濟南幼兒高等師范專科學校1484名2018級新生集中參觀了學校“泉城之光——王盡美與中國共產黨創建史展館”,從一個個展板、一件件歷史實物中,學生深切地感受到了王盡美的光輝事跡以及為了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始終與人民風雨同舟、生死與共的革命精神。
據悉,王盡美是濟南幼高專的杰出校友,學校一直致力于對王盡美精神的學習、研究和弘揚,成立了“王盡美研究會”,出版了《王盡美遺著與研究文集》,創建了“泉城之光——王盡美與中國共產黨創建史展館”,評選出了“王盡美班”。“這些都已成為學校傳承紅色歷史、弘揚革命精神,向學生進行光榮傳統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的一個個重要陣地。”濟南幼高專黨委書記黃祖杰告訴記者。
始建于1992年8月的章丘區辛銳中學,雖然建校時間不長,但卻是以國家民政部首批公布的300名抗日英烈之一辛銳烈士名字命名的初級中學,是該區唯一一所以烈士名字命名的學校,也是該區十大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為讓辛銳精神真正扎根師生心間,學校排演了以辛銳烈士英勇事跡為背景的大型愛國主義柳子戲《辛銳》,創作了校歌《踏著辛銳足跡·抒寫美好未來》,排演了詩朗誦《辛銳之歌》,編寫了校本課程《巾幗英烈——辛銳》……每年清明節、國家烈士紀念日,學校還舉行緬懷辛銳烈士活動,讓辛銳精神不僅內化于心,更外化于行。
多年來,濟南市育賢第四小學以“傳承英雄精神”為特色的“紅色傳統與文化”課程做得風生水起,比如,學校把語文課本中有關紅色故事的課文進行拓展,帶領學生們開啟了一次次“紅色之旅”;學校還利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等特殊紀念時刻,以史為鑒,激發學生愛國主義情感和民族精神,深化紅色教育;同時,邀請英雄模范進校園,用英雄的感召力培養學生的高尚道德情操,延展紅色教育。
成人高考院校專業指導專屬提升方案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轉載請注明:文章轉載自 其它本文關鍵詞:
山東成考網申明:
(一)由于各方面情況的調整與變化本網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敬請以教育考試院及院校官方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注明信息來源為其他媒體的稿件均為轉載體,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內容與版權問題等請與本站聯系。聯系方式:郵件429504262@qq.com
關注公眾號
服務時間08:00-24:00免費課程/題庫
微信掃一掃